演讲的效果有三层含义:即演讲构思时的预期效果、演讲进行中的现场效果、演讲结束后的实际效果,前者对后二者有着直接的影响.演讲的预期效果的基本要求是集中和突出.正如一句广告词所说:我不强迫你,但我诱惑你.实现演讲的预期效果应该在“四度”上做好文章:
1.角度——
切入演讲的巧妙程度 巧妙的切入角度与听众熟悉的事理或心理定势形成反差,而后通过演讲者高超的引申和发挥,能达到让听众恍然大悟、刻骨铭心的效果.如有一位大学生在“时代呼唤雷锋精神”的演讲赛上,演讲开头讲了一段自己的亲身经历:有一天,我在校门口,看见一位七十来岁的老大爷,背着一个大包裹,吃力地走着.我主动走上前去,热情地同他打招呼,问他要不要帮忙.没想到老大爷用疑惑的眼光警觉地瞪着我,把包裹移到胸前用双手紧紧抱住,根本就不跟我搭腔.我想,他一定是把我当成骗子或者小偷了.演讲者由此说开去,感叹生活中雷锋不是多了,而是少了,少得人们都不敢相信了,并从雷锋精神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体现、市场经济社会更需要雷锋精神等层面阐明了演讲的主题.他的这种切入角度的确让人耳目一新,效果倍增.
2.深度——
观点提炼的独到程度 观点来源于生活,但它又高于一般的生活,演讲者对事物的认识比听众更新一些、更深一层,“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便是对这一特性的最好写照.例如:按照通常的理解来说,为国家的利益作出牺牲是一种奉献,一种付出,而罗斯福在演讲中却对此作出了全新的阐释,他说:往后的日子,每一天,每一夜,每一个小时和每一分钟都是困难重重……我们全体所必需的牺牲,可是我必须说,用牺牲一词并不妥当,美国并不把那些尽心于国家,在国家为生存和前途而战时,不惜把他的一切贡献给国家的人,称之为牺牲.对任何人,老的或年轻的,现役的陆军或海军,这并不叫做牺牲,而应称之为特权.“为国牺牲是一种特权”,这一观点深刻而新颖地阐明了国家和个人之间的关系.
3.密度——
支撑材料的密集程度 有时演讲者为阐明某一观点,不惜使用大量的支撑材料,对听众进行“信息轰炸”.支撑材料的稀密程度反映出某一段演讲在整个演讲中分量的轻与重,对重点部分进行效果强化,材料的密集是重要的方法.以斯大林的一段演讲为例:苏俄历史的特征之一就是它因为落后而不断挨打,蒙古的可汗打过它,土耳其的贵族打过它,瑞典的封建主打过它,波兰和立陶宛的地主打过它,英国和法国的资本家打过它,日本的贵族打过它,大家都打过它,就是因为它落后,因为它的军事落后,文化落后,国家制度落后,工业落后,农业落后.上述演讲片段是以密集的材料支撑观点的一个典型的缩影,第一个判断之后的六句话以及承上启下的第二个判断之后的五句话,使得“落后就要挨打”的观点得到有力的证明,这样不但不使人感到?嗦,反而使人感到历史真理的强大的说服力.
4.力度——
听众情感的共鸣程度 列夫·托尔斯泰说过:“作者所体验的感情感染了听众或观众,这就是艺术.”演讲艺术也应追求这种效果,没有感情的劲风,就无法招展观点的旗帜,听众情感上没有产生共鸣,也就难以接受演讲者的观点.表达感情演讲者可以用直接、间接抒情的方法以及修辞方式的选择,表达丰富多彩的情感,以打动听众,达到演讲的最佳效果.请看下面一段演讲:什么是美?美就是给予,美就是奉献,美就是周恩来总理办公室深夜的灯光,美就是焦裕禄拔掉输液管奔赴灾区的足音,美就是田校长翻山越岭穿破的草鞋,美就是刘老师辛勤耕耘收获的白发……像一幅画可以欣赏,像一首诗可以吟咏,美的概念越来越清晰,美的形象越来越具体,相信听众心中美的感受和美的向往也会越来越强烈.席勒说过:“美的最高理想要在内容与形式的尽量完美的结合与平衡里才可找到.”的确,强化“四度”,不仅符合思维的规律,而且适应演讲的内在本质要求,通过这种方法,我们一定可以找到内容与形式尽量完美结合与平衡的“演讲之美”.
随机阅读
- [演讲技巧] 演讲不宜太长
- [演讲技巧] 演讲的技巧
- [演讲技巧] 演讲中的六种照应技巧
- [演讲技巧] 借景发挥使你的演讲美不胜
- [演讲技巧] 怎样为您的演讲润色
- [演讲技巧] 演讲时应该注意的细节
- [演讲技巧] 演讲时你应该站哪儿
- [演讲技巧] 匠心独运的演讲开场白
- [演讲技巧] 演讲词的记忆诀窍
- [演讲技巧] 演讲技巧应注意的基本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