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朗读的益处是显而易见的:它可以使学生易于领会课文的思想内容和深刻含义,感受文章的气势和韵味,培养语感,增强语言的敏锐性;可以促进记忆,通过熟读成诵启发顿悟,增进理解;可以锻炼学生口才,通过朗读,丰富和提高语言表现力,密切读与写的联系;还可以使学生领会祖国语言的优美,培养形象思维和灵感思维,提高对语言艺术的欣赏能力等等。
关键词:朗读 朗诵 语文教学
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随着“课标”的深入人心,教师们在语文课上都把朗读摆在了重要的位置,课堂上常常淹没在琅琅的读书声里。我们也常常听到教师那民主的声音:“谁能给大家读读自己喜欢的段落?”“谁能带着美丽的春天的感觉读‘烟花三月下扬州’这句诗呢?……那么这些做法是不是都合适呢?如何做才能更有效地发挥朗读的乐教作用呢?
一、认识朗读,利用功能,发挥效力
从语文心理学的角度讲,朗读的心理作用如下:朗读能稳定儿童阅读时的注意;朗读能帮助儿童理解阅读材料;朗读可以发展儿童的想象力,增进对文字的鉴赏力;朗读有助于对课文的记忆。
日常教学中常把朗读当成一个贯穿新课教学的线索,或是训练的环节。事实上,朗读还有其他的教学价值,比如可利用朗读来表达不同的观点,重音、语气、语调、停顿、感情等不同,意味着学生理解的差异。也就是说,相同的内容可以有多种把握形式,不同的把握形式往往代表着不同的理解。多看多记是提高阅读、写作能力的必由之路,要看得广泛、记得深刻、用得应手,乐教乐学很重要。凭着兴趣干某件事不仅功效倍增,而且享受无穷。要让学生明确:通过学习课文不仅要丰富自己的语文基础知识,还要能学习和运用作者的写作方法,如果对每篇课文熟读成诵并入情入境就不愁成不了一个小作家,所以一定要注重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小学生有着争强好胜的性格特点,开展朗读比赛,他们会乐此不疲的。因此,教学课文时,无论是丰富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还是渗透作者的写作方法,教师必须先做到入情入境,再通过情境朗读让学生不仅知道课文写什么及作者写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还能让学生与文中人物同呼吸、共命运。
二、以读促学,激发爱好,陶冶情操
小学语文教学应留意从读入手,让学生从“读”中激发学习爱好,从“读”中理解课文内容,从“读”中体会思想感情。如教学《桂林山水》这篇课文时,我采用于录音范读、音乐伴读等形式对学生进行朗读指导、练习。
教学课文内容时,我抓住了描写山、水的两段文字进行朗读练习。我让学生分成男生、女生两组,女生朗读描写漓江的水部分的内容,男生朗读描写桂林的山部分的内容,并让他们之间比一比,看看哪一组读得最有感情。同学们都跃跃欲试。描写山、水这两段文字的结构、句式基本相同,节奏明快,还运用了语意相关、结构一致的排比句和贴切形象的比喻句,读起来伸展、优雅、琅琅上口,学生易于接受。在朗读时,我还留意指导学生读好那六个“啊”字,学生爱好陡增,朗读兴趣高涨。学生们从朗读中体会到了漓江水的静、清、绿,桂林山的奇、秀、险的特点,他们仿佛置身于连绵不断的画卷中:漓江水碧波荡漾,清亮如镜;桂林山奇峰罗列,形态万千。学生从朗读中激发了学习的爱好,更领略了文章的神韵,与作者的所见所感产生了共鸣,体会到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之情,陶冶了学生美的情操,也激发了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怀。
三、以读导思,体会感情,理解内容
由于小学生的理解能力和熟悉水平还比较低,所以通过朗读来引导他们积极地思考、帮助他们体会文章的情感是非常有必要的。有感情朗读,是体会课文思想感情的一种有效的方法可从学生的为的最不费事的读书开始,“表达——指导——再表达;比较——学习——再比较”,使他们从中体会到朗读的乐趣。如《白桦林的低语》一文写看林人甘愿牺牲、坚守岗位的一段话,我在学生间开展朗读比赛时,他们有的激昂有力,有的深情感慨——一个想要好过一个,到后来的同学竟撇开课本腾出手来配上优美得体的动作。一节课下来,学生大都能动情地复述成段的内容了,然后我布置了作业,让他们认真了解一下自己周围从事不同职业的人的工作情况,学习作者的写法试着描述。在下节课上,学生们准备充分,发言踊跃以后写此类的作文,都比以前的内容丰富、感情充沛。
四、以读创新,培养能力,发展思维
朗读是培养语感的最佳方法,也是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最基本的途径。我们在教学课文时,都要求学生在朗读课文时要读得流利、读得有感情。要达到这些要求,学生就必须做到专心揣摩词句、细心体会意境,发挥想象力,见景生情,情景交融,这样才能真正读出感情来。而学生对词句的专心揣摩就是一个思维练习的过程,对意境的细心体会也是培养学生联想和想象能力的过程,有感情地朗读更是对学生语言能力的最佳练习。我在教学《月光曲》时,采用了现代化手段,首先让学生细心揣摩其中的词句,体会其中的意境,然后辅之以配乐朗诵,又依次打出“海面洒遍月光”、“月亮在微云中穿行”、“浪花涌向岸边”三幅投影图片,最后让学生边看图片,边听配乐,边朗读,边想象海面景象。课文中的语句很自然地涌现在学生的脑海中,学生的感情也跌宕起伏,他们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语言能力都得到了练习,同时,他们的创新能力也得到了培养。
随机阅读
- [教育理论] 优化课堂结构 打造高效课
- [教育理论] 体现学生自主探索要在“参
- [教育理论] 灵活多变的方法让课堂教学
- [教育理论] 教育因爱而美丽
- [教育理论] 德国教师教育标准的理论依
- [教育理论] 采用激励性教学方法,激活
- [教育理论] 教育叙事同样是教育成果
- [教育理论] 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 [教育理论] 好的课堂应该好在哪里
- [教育理论] 巧用文本留白,放飞学生想
热榜阅读
本周TOP10
- [教育理论] 浅谈教师在教学中的魅力
- [教育理论] 打开农村小学生心灵天窗的
- [教育理论] 浅谈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 [教育理论] 如何处理教师教学与学生学
- [教育理论] 让幽默伴随课堂
- [教育理论] 农村家庭教育现状及对策
- [教育理论] 追问,一种有效理答行为
- [教育理论] 谈新时期职业技术学校的人
- [教育理论] 加强统计职业道德建设 提
- [教育理论] 试论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创新
- [教育理论] 让生活的灵光在课堂中绽放
- [教育理论] 适当运用赏识教育,激发学
- [教育理论] 家校结合 共育生态教育
- [教育理论] 注意习惯培养 提高综合素
- [教育理论] 运用“五大策略” 成就高
- [教育理论] 教师要做“牧者”不要做“